知識庫
新聞
- 第二屆減肥塑身訓練營免費體驗本月22日即將2018-12-21
- 嬰幼兒“哭鬧”莫忽視 嘔吐或是小兒腸梗阻2018-12-20
- 最全《身體檢查表》,您一定用得上,建議收2018-12-14
- 人為什麽會得病?很多人的理念都錯了!2018-12-07
- 預防大於治療,養生重於救命!2018-12-06
- 健康是成功之本!90歲清華中科院院士親曆:2018-12-04
訂閱我們的郵件,關注最新產品及促銷活動
嬰幼兒“哭鬧”莫忽視 嘔吐或是小兒腸梗阻
- 發布時間:2018-12-20 13:21 來源:久久6热特膳
嬰幼兒為什麽哭鬧?
嬰幼兒“哭鬧”大致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哭鬧是一種本能性反應,病理性哭鬧是指凡能引起小兒身體不適或疼痛的任何疾病都可能出現哭鬧不安。曾接診過一名4個月的男嬰,平時醫院檢查評級優,食欲好、睡眠好。一天,有朋友帶一個6個月大嬰兒到患兒家中做客,兩小兒玩的非常高興。下午客人走後不久,患兒開始不停哭鬧且煩躁不安,並出現嘔吐,嘔吐物為腸內容物,嘔吐後仍哭鬧不止且出現麵色蒼白。家長一開始沒當回事,後來經電話谘詢筆者後才送孩子到醫院就診,被確診為“大網膜疝引起的絞窄性腸梗阻”,實施了小腸切除術。術中醫生發現該患兒大網膜發育不良(大網膜上有一個小洞),由於患兒過度嬉戲,導致小腸進入該洞後發生絞窄引發絞窄性腸梗阻。疝多發於腹部,以腹外疝多見。而腹內疝則是由髒器或組織進入腹腔內的間隙中囊內而形成的,如網膜縫疝。嬰幼兒大網膜發育不全屬先天性疾病,在產前或出生後的各項體檢中不易被查出。因此,家長平時應密切注意孩子的細微變化,尤其是嬰幼兒的“哭鬧”。
一般嬰幼兒哭鬧應考慮以下方麵疾病:
1.中樞神經係統疾病。新生兒中樞神經係統感染或顱內出血,常有音調高,發聲急的腦性尖叫,這種尖叫通常提示患兒可能有中樞神經係統疾病,應做進一步檢查。
2.消化係統及營養缺乏症。各種腸道感染或消化不良時,可由腸痙攣、腹痛而引起哭鬧。如伴有脫水則哭聲無力或嘶啞,急腹症如腸套疊可引起陣發性突然嚎叫不安,伴臉色蒼白、出汗等症狀。佝僂病及手足抽搐症患兒常煩躁不安、易驚、好哭。營養不良小兒常好哭且煩躁,哭聲無力。
兒童益生菌——維護兒童健康的基石
|
《兒科學》發表了一項以色列科學家對某托兒所261名嬰兒研究結論:1、補充益生菌的嬰兒,發燒或者腹瀉的次數,明顯少於常規喂養的嬰兒;2、去醫院的次數明顯減少;3、很少服用抗生素;4、很少因為生病而不能來托兒所。 |
|
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刊登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結果: 1、補充益生菌的兒童健康狀況較好,服用抗生素的頻率明顯降低了;2、治療腸痙攣,讓夜間哭鬧的嬰幼兒正常睡眠。 |
|
在英國久享盛名的《柳葉刀》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由英國倫敦皇家自由大學醫學院兒童胃腸病學中心主任西蒙·默奇博士針對兒童補充益生菌的研究論文:補充益生菌可以有效預防兒童濕疹與過敏性皮炎,以及其它一些過敏性疾病。將益生菌用於治療過敏性疾病是醫學史上的又一大進步。 |
美國聖地亞哥兒童醫院的兒科主任邁克爾·卡巴納博士,選擇300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結論是:“補充益生菌能有效防治兒童哮喘病的發作。”美國密歇根大學實驗室的加裏·赫天納格爾博士是全球知名的微生物學家,免疫學領域的首席科學家。
他的研究結論告訴我們:益生菌可使免疫係統保持健康,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炎症性腸病、類風濕性關節炎Ⅰ型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紅斑狼瘡、銀屑病、硬皮病、幹燥綜合症、腎小球腎炎等。
人類之所以患病是由於體內菌群失衡,一旦體內有害菌數量超過了益生菌,哮喘、濕疹、過敏性皮炎、腎結石、肥胖、孤獨症等疾病就會接踵而至。從剛出生的嬰兒到暮年的老人,無論處於生命的哪個階段,益生菌都是我們保持健康的好幫手。
益生菌的適應症狀:
偏食、厭食的兒童;便秘、腹瀉的兒童;腸痙攣、腹痛、夜間哭鬧、不能安然入睡的嬰幼兒;生長緩慢、發育遲緩、偏瘦的兒童;經常感冒,免疫力低下的兒童;過敏、濕疹的兒童;哮喘的兒童;空腔異味過重的兒童;齲齒、牙齦出血、經常鼻出血的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的兒童;有孤獨症,抑鬱症傾向的兒童;
有腎小球腎炎的兒童。